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222节(2 / 2)

规定,超过3000块的外汇结汇待遇按照侨汇来处理,这些侨汇券都是银行给的。”

了解了侨汇券的来路,陶母却没有接过来,“家里又不缺吃喝,能要你们的东西嘛。”

“妈,你就拿着吧。给你们这些侨汇券是朝阳提出来的,不仅你们有,朝阳父母也有,不过他们那边没办法用我们燕京发的侨汇券,我们到时候换了粮票、油票给他们汇过去。”

陶父也说道:“朝阳父母的票证配额少,给他们寄过去点是应该的。家里又不缺日用,这些东西你们自己用就行了。”

陶玉书笑着说道:“爸。这是我跟朝阳的心意,这不是马上中秋节了嘛,今年中秋我们就不给家里送东西了。再说了,这些侨汇券都是结汇的时候人家白给的,有效期就两年,用不了就作废了,那不是浪费嘛!”

“朝阳这回稿费多,银行给的侨汇券也多,我们确实用不了。”

经过陶玉书的一番劝说,陶母才收下了侨汇券,她翻了一下侨汇券的面值,惊讶道:“这也太多了!”

十张侨汇券,光是粮食就有200斤,足够陶家一大家子人吃两三个月的,更别说其他的东西。

“所以说我们俩根本用不完啊!”

“太多了,太多了。”陶母抽出了几张侨汇券,将剩下的递给陶玉书,“伱们有这个心意就行了。”

陶玉书推了回去,“妈,朝阳说了,我们俩是夫妻,夫妻一体,对待双方父母也得一视同仁,朝阳父母那边有,你们这边也有。家里人是饿不着,那就当是改善生活了嘛,怎么用是你们的事。”

说完她将侨汇券塞回母亲的手里便离开了,陶母站在门口神色复杂。

这时陶玉成从房间出来,见母亲站在门口出神,很没有眼力见的凑了过来。

“妈,你跟玉书说什么了?”

说话间,他瞥见了陶母手中没来得及收起来的侨汇券。

“这是玉书给的?”

陶母将侨汇券揣进兜里,“没你的事!”

“你看你,我就问问嘛。”陶玉成嘴上说着,眼睛却贼眉鼠眼的盯着陶母的口袋。

“妈,玉书给了你多少侨汇券啊,那上面的购物券顶工业券,能买不少好东西呢。”

“用你告诉我?”

陶母没好气的说了一句,脑海里闪过女儿刚才说的最后一句话,说的不就是现在这种情况吗?

“不争气的东西!”

陶母骂了一句便进了房间,陶玉成挨完骂一脸茫然。

你不给用就不给用呗,骂我干啥?

进了房间,陶母将侨汇券展示给陶父看,说明了情况,陶父感慨道:“两个孩子有心了,这么多东西不少钱呢。”

“你那个宝贝儿子,还惦记着这些侨汇券呢。”

陶父无奈道:“从小到大没吃过苦,遇到事总是有人帮。他那个性子啊,改不了了!”

陶母觉得丈夫是在影射她,因为她溺爱儿子才导致他现在这个懒散的性格。

“你这个当爹的就没责任了?”

陶父:???

我说什么了?

秉持着好男不跟女斗的原则,陶父非常诚恳的认下了自己“教子无方”的过错。

等哄好了妻子之后,他心里莫名其妙的闪过一个想法。

咱陶家的男人,以后不会一辈子都要笼罩在女婿的阴影之下吧?

暑假里林朝阳得上班,陶玉书却没什么事干,所以把多余的侨汇券处理掉就成了她的工作。

这事说起来也不难办,友谊商店门口就有票贩子,虽然时不时就要被打击一下,但通常很快就会死灰复燃。

陶玉书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处理掉了手中多余的89张侨汇券,得到了三千六百块钱。

暑假里,燕大图书馆可以说是岁月静好,林朝阳每天摸鱼摸的悠闲快活。

一晃暑假过去了大半,还有十天就快开学了,林朝阳倍加珍惜这段时光。

这天上午,他正在书库里岁月静好,升降机处传来了一个杜蓉写的纸条,说楼下有人找他。

林朝阳来到楼下,便看到一位圆脸年轻人,他长相平凡,嘴唇微微凸起,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有些呆呆的。

杜蓉说道:“朝阳,这位是中国棋院的棋手聂伟平,说是来找你的。”

林朝阳本来看着年轻人的脸还觉得有些熟悉,杜蓉一介绍,他的脑海中立刻闪过这张脸二三十年后的样子,倒是对得上。

“林朝阳同志,您好!”

聂伟平上前跟林朝阳握住手,看起来很热情。

打了个招呼,林朝阳好奇的问道:“您来找我是……”

如今的聂伟平还是个未满三十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后世那种久经沙场的沉稳气度,他头发有点出油,后脑勺还有一撮头发翘了起来,有些不修边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