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193节(1 / 3)

他这边一说完,立刻引起了一片响应声。

“这个提议好!我也出五斤。”

“我出二斤肉票!”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根本不顾林朝阳的反应,一会儿功夫,已经将聚餐这事给做实了,一共凑了40斤全国粮票、6斤肉票和50块钱。

肉票和大部分粮票都是燕京作家出的,外省作家来燕京带的全国粮票不多,还得给自己解决伙食,基本以出钱为主。

“来来来,交钱、交票!”

邓友枚的执行力很强,当着众多人的面就开始敛钱、敛票,生怕让林朝阳给跑了。

他把钱和票证往林朝阳手里一塞,满脸严肃,“朝阳,这顿饭就交给你了。可一定要做出我们燕京作家的风格和水平,不能让外省的同行们看了笑话。”

林朝阳:听我说谢谢你。

稀里糊涂的接了个大活儿,林朝阳哭笑不得,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应了下来,跟大家约好了等过两天座谈会结束之后,邀请大家到他家里吃饭。

又一日,《人民日报》如期出刊,本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获奖名单在报纸上公布,林朝阳一人双奖的情况再次引起了文学界的注意。

所有人心里都不禁发出了疑问,算上去年短篇小说奖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吧?这奖项怎么感觉都快成他林朝阳开的了?

林朝阳一人双奖的影响刚刚开始发酵,比这条消息传播更快的是前几天《人民日报》上刊登的那则通讯。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句口号随着报纸影响力的不断扩散,短短几天之内便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华夏大地上迅速传播开来,成为鼓舞无数民众热血奋斗的鲜红旗帜。

其中反应尤为强烈的是燕京的各大高校,学生们被这句口号鼓动的热血沸腾,连带着有不少人又把前段时间关于林朝阳的事迹翻了出来,将他奉为一个纯粹的爱国主义者。

当然了,有赞美就有诋毁。

改革开放让许多人有了看世界的机会,也让其中的某些人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心理变化。

在这些人看来,不管是欧美还是日韩都远远领先中国,林朝阳这种不反思自身落后的原因,反而去引导国人对于先进发达国家敌对情绪的行为,无疑是极其错误的想法。

学生们的争吵与辩论暂时影响不到林朝阳,前几天他接下了请获奖作家们吃饭的差事,这两天一直在为这事准备。既然答应了,那就得招待周到。

这天上午,林朝阳从早上就开始忙碌,因为请客的人数实在太多,他还跟邻居借了一些桌椅板凳和碗筷。

一大早,别人没来,李拓先来了。

“朝阳,我听说你今天请客啊!”

“你狗鼻子啊,隔着这么远都能闻着味儿?”林朝阳调侃道。

“燕京文坛这地界,有点什么事我还能不知道吗?”李拓洋洋自得。

两人正聊着,门口保卫又打来内线电话,说有客人来拜访。

林朝阳还以为是那些获奖作家,结果来的却是图书馆的同事杜蓉。

第202章 人间至味此斋寻

“找我有事?”

除了搬家的时候来过一次,杜蓉还从来没来过林朝阳家,今天一大早就过来,肯定是有事找他的。

杜蓉说道:“谢靳谢导找你的电话打到了馆里,说让你这两天去甘肃看看,他已经选好了《牧马人》的拍摄地点。”

林朝阳点点头,“好,我知道了,回头我给他回个电话。”

今天是林朝阳假期的最后一天,赶上要请获奖作家们吃饭,只能明天上班再给谢靳回电话了。

杜蓉走后,林朝阳继续忙碌着。过了不长时间,获奖作家们陆续到来。

除了几个另有要事和辈分太大的获奖作家没来,几乎大部分人今天都来了,大家进门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于林朝阳家的房子。

华侨公寓的装潢算不上奢华,但在如今这个时候绝对要吊打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住的筒子楼和公寓楼,而且面积也要远超一般家庭的居住水平。

在场众多作家里,四五十岁的大有人在,职称、级别都不低,可住的却根本赶不上林朝阳家。

“得亏朝阳家地方大,要不然这么多人还真放不下。”李拓说了一句。

冯济才笑言:“他们家就是专门为请客准备的。”

“他又买了个四合院,我觉得那地方更适合请客。”

听着两人的对话,在场众人难免惊诧。

还有房子?还是四合院?

这个林朝阳,年纪轻轻的,稿费可真没少赚啊!

陆遥眼神艳羡的看着在厨房里忙碌的林朝阳,年轻、有才华,还能赚稿费,这样的人生真是让人羡慕啊!

他这个人很喜欢消费,可惜赚的没有花的多,经常入不敷出。

今天林朝阳来了二十多号人,四五个有厨艺的来到厨房帮忙,剩下的人则成群的散落在客厅和书房里随意闲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