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衍有些奇怪。
即使是邪教,洪县令是当地父母官,而且是此次行动的主导者,怎么会完全不让他插手。
“大人,那些邪教徒到底是什么来头?”
洪县令为难的看了他一眼。
许久,他微微叹了口气:“既然你是读书人,应该知道鸿兴之战。”
顾清衍面露尴尬。
不怪他,他才刚刚完成启蒙教育,还是个童子,四书五经才刚刚背下来,哪里知道其他历史。
洪县令也不责怪,继续道:“前朝末年因巫蛊大乱,天下分崩离析,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揭竿而起,当时群雄割据的状态,维持了将近百年。”
“太祖皇帝之所以能建立大周,就是因为鸿兴之战,传闻,鸿兴之战中,太祖与太平教合作,以少胜多,全灭了五十万敌军,一举定下大局。”
“传闻太平教会仙术,可点豆成兵,驱使神鬼,乃神仙教徒。”
顾清衍精神一震:“太平教?我怎么没听说过?”
既然是立下大功劳的教派,如今也没见过香火。
洪县令低声道:“大周初期,太平教曾是国教,教主被尊为国师,一时风头无二,但他们不该掺和储君之争。”
“太宗极其厌恶太平教,认为他们妖言惑众,妄想控制朝政,一度大举捕杀太平教徒,并且焚烧太平教书籍,要将他们彻底抹去。”
“只是没想到时隔百年年,太平教又卷土重来。”
顾清衍听的频频点头,表示懂了。
这不就是异世界版本的白莲教,靠着江湖把戏扶持太祖皇帝登基,原以为能混个国教当一当,哪知道大周皇帝翻脸不认人。
宗教凌驾在黄泉之上,大周皇帝不能干,所以调转了屠刀。
当初威风赫赫的太平教,现在被杀得没了声音。
顾清衍意识到什么:“这群邪教徒都是太平教徒?他们想做什么,造反吗?”
洪县令警告道:“无论他们想做什么,都不是你能管的事情。”
“太平教会不会妖术,本官也不知道,但点豆成兵未免夸张,不过,既然当年能成为国教,必定也不简单。”
要是以前,洪县令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嗤之以鼻,根本不信。
可是亲眼见证墓穴消失,让洪县令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摇摇欲坠。
他不敢再查下去,也怕顾清衍年少气盛,贸贸然冲进去枉送了性命。
洪县令给顾清衍倒了一杯茶:“听说你也打算读书,走科举仕途,将来入朝为官的?”
“正是。”顾清衍点头,“父亲临终遗言,就是希望我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虽然当初的话,是留给李敬亭的。
洪县令点头:“陵川县文治不兴,城中私塾也不过尔尔,若是你愿意,可以进县学读书。”
县学?
那是考取童生之后才能进学的地方,有朝廷派来的教授,肯定比外面的私塾好一些。
顾清衍自然愿意:“大人,我还不是童生,会不会让您难办。”
洪县令见他如此体贴,笑起来:“怎么会,若是家世出色的,也能走门路入县学,你可是这次的大功臣,陵川县谁能说一个不字。”
顾清衍大喜:“多谢大人。”
进了县学,这次可不用发愁报名名额的问题。
虽说此次冒险了一些,但有了这个好名头,也不用担心无人结保。
顾清衍美滋滋。
洪县令见他朝气蓬勃,笑道:“本官也不多留你,回去只管好好读书,别的不必管。”
顾清衍这才离开。
他意识到,洪县令明里暗里都在提醒他,太平教很可能涉及到皇权斗争,不是他一个小小书生能够掺和的。
等等!
太平教?
怎么这么耳熟?
顾清衍脑子飞转,到底是在哪里看过这三个字。
蓦的,顾清衍整个僵住。
【真少爷一路科举连中六元】
他在这本俗套小说的原版本中看过这个名字。
顾清衍飞快的打开系统中那本黑气森森的书册。
【京城传来消息,王氏所出嫡长子病逝,许氏与李敬亭相拥而泣,他们等的机会终于来了。】
【随报丧一起来的,是一封李侍郎的亲笔家书,令李敬亭尽快上京。】
【李敬亭知道,李家大郎一死,自己就是李侍郎唯一的儿子,李家的一切都会是他的。】
【许氏急匆匆的收拾行囊,打算尽快前往京城……】
顾清衍拧起眉头。
不对,不是改写后的这一本。
是没有他出现的那个世界,【真少爷一路科举连中六元】中的记载。
顾清衍当时只看了一遍,苦思冥想,终于找出几分记忆。
原剧情中,李敬亭回到京城,因为过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