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的频率一样,手法一样,那么敌人就会知道,你这时候已经开机了。是可以合理推测出一个结论的,即:你可能在接收回电。
这时候,之前对你如果真的进行了针对,并上了手段。那么用电量法等定位方法,依旧可以缩小你接收电报的具体位置信息。甚至对方布置足够精密的话,再加上一点运气,在你接收完电报,关机的那一刻,就能够非常精准的找出你的地址。
所以,认为接收电报没有什么危险的,这个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你只能说,相对于发报来说,接收电报的危险性要低很多。但不能说完全没有危险。这才是最客观的一个看法。
当然啊,也不能杞人忧天就是了。成天自己吓唬自己,那反而会把危险加剧。毕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你只要尽最大努力,把危险降低,然后保持足够的警觉,就已经是个非常合格的发报员了。
所谓的电量法,其实很简单。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在发送电报后,我们将范围比如说缩小到了三家住宅,你在其中一个住宅等回信。
这时候你等的回电来了。我们通过之前捕捉到的频率,判断这个信号出现可能是再给你回信。这时候,我就把这三家的用电情况监视住。
每家比如说电量都是十。但是在这个可能性信号消失后不久,其中一家的用电量变成了八。那我就可以推断,你刚刚关了电台。所以用电量出现了非常微小的变动。这时候我就基本可以认定,这三家居民,在刚刚我用电量法监视的,出现了变动的用电量的那一家,藏着一部电台。
第1453章
是不是挺简单的?没错,这就是电量法。当然啊,以上只是举了例子罢了,在实际当中肯定不会那么简单就是了,但其中的意思却绝对是一样的。
钱金勋和专门的电讯小组成员,将电文整理好了之后,等到了特定的时间,便直接开始发送。
另一边,韩强已经做出了充分的准备。他一到达广州,就将三个小组在城市北面,西南,和东南方向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在后世有一个说法叫三角测量,或者是三角定位。说的就是无线电。但实际上都是多点测向罢了。
韩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三组人分开后可以完成多点测向,同时,也可以更加安全,至少不会让人一网打尽。同时发送的电报的小组,和接收电报的小组,是不同的。另外一个小组则是后备小组。这样无论如何,敌人即便是真的要开始着重调查信号来源,也不太可能将自己所有的三组人全部打掉。
另外,建设安全屋的时候,还额外的多准备了几个。一旦有风吹草动,或者是自己这面发送电报的频率太过于密集,那么就可以随时能够转换电台的位置。
韩强在特定的时间,让自己的小组开机准备接收可能的回电。果然,总部的动作还是非常快的。在自己开机后不久,到了约定的时间,非常准时的收到了电报信号。
这一次的电文很长,一直到半个多小时后这才算全部的接收完毕。好在,这次接收信号的小组,和发送电报的小组不是一个,也不在同样的位置。是以最终顺利的完成了接收电报的任务。
一名特工将耳机摘下后,将电文立刻回手递给了韩强,道:“满哥。”
“嗯。”韩强伸手接过,说道:“马上把电台藏好。”
“是。”这个特工回答了一声后,在旁边另一个特工的帮助下,快速的开始将电台拆开,而后把收音机的天线插上,放在了桌面上,伪装成了一部收音机。事实上,这部电台也确实有收音机的功能。因此光从外表看,是看不出任何毛病的。
韩强把电文立刻开始意译,等一切都弄好后,把原件烧毁。拿着意译的内容放在了衣领下方的暗兜里,然后一边穿上外套,一边说道:“我回去了,你们小心点,记住我之前吩咐的,一定要低调一点。”
“您放心。”其中一名特工说道:“我们肯定不会惹人注意。另外,一会我们就会换南北屋的警戒岗。”
“好。”韩强答了一声,他知道,在这个房间的南北两个屋子中,分别有一个特工在窗口侧面盯着楼下的情况。是以他倒是比较放心。转身开门走了出去。
没一会的功夫,韩强来到了一条比较背静的巷子里,等走到中段的时候,虽然他注意到前后没有人,可是依旧做了个掩饰动作,往出拿烟。
结果好似不小心一样的,把烟盒掉落在了地上。于是他弯腰伸手捡起烟盒的时候,已经把情报放在了指定的一块地面石块的夹缝当中。跟着便一边走一边拿出一根烟,点燃,抽着烟走出了这条小巷。
大约是一个小时后,一个路过的身影将情报取了出来。这个身影微胖,穿着一身西装,拎着一个公文包,正是张志凯。
取了情报后,他确定了身后的安全状况,便马上回到了此时他居住的安全屋当中。一进屋,关好门,伸手便把情报取了出来,细细的观看了一遍。
等他全完的记住内容后,将这封电报也直接的烧成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