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依旧是自身道途,而儒圣的道,儒门的道真的跟皇朝这样的集权体制很契合,因为文道的推广,众生的教化都需要足够的手腕去镇压一切不服,现在的太玄界势力太多,太杂,每方势力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盘算,想要大兴文道,教化众生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
“且等着吧。”
收回目光,赢帝不再关注太玄界内的种种变化。
下一个瞬间,无边无际的力量从其体内弥漫出来,冲刷无秽天,让那一座座寂灭的神国再次绽放出朦胧的光彩。
白玉京之争,他虽然顺利算计了季羡,让其化作人皇金身的补药,但白莲教的损失也是极其惨重的,而没了众神支撑,他的神皇道果都变得虚浮起来,力量悄无声息的滑落不少。
皇道神异,好处多多,但弊端也同样不少,若是没有足够的基石作为支撑,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者也有可能跌落泥泞,这些年赢帝都在耗费力量温养无秽天内的寂灭神国,复苏那些死去的神灵,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与张纯一发生大的冲突,他在等,等众神复苏,等人皇金身真正出世,届时一切都会不同。
而没有赢帝出手阻道,整个天地都在为儒圣的掌道而欢庆,其中最为振奋的还是儒门修士,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儒圣道成不朽的意义,这不仅意味着儒门有了真正的擎天玉柱,一跃成为太玄界最顶尖的势力,更意外着他们有了一条直指不朽的通天大道。
虽然真正成就的可能性依旧极低,但最起码有了一线曙光,可以追寻着儒圣留下的痕迹缓步前行,不需在一片黑暗中独立摸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儒圣的法也是一种集众之法,这与主流之法是大不相同的。
“这便是不朽了吗?自此以后我当与天地同寿。”
身形凝实,真灵深处金性烨烨生辉,感受到那种岁月不侵,寿元无拘的微妙感,儒圣心中有一股豪情涌起。
“掌道天地,一言可法万物,现在的我相比于过去要强大太多太多,不过我这条道终究与众不同,没有法身作为凭依,能动用的力量确实要弱上一些,不过这并不是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
映照己身,知晓利弊,儒圣将目光投向了天外天,那里有一条长河缓缓流淌,正是浩然长河,为了修行不朽大道,儒圣早已将自己的法身融入了浩然长河,留存在外的只是真灵与意念,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展现的力量实际上是要比同阶不朽弱的,不过相应的,在关键时刻他也可以引动浩然长河的力量,以浩然长河为自身凭依,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当然了,浩然长河虽然以儒圣为主,但也关系到儒门的诸多修士,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宜轻动。
“也是时候了,文道想要大兴,浩然长河必须要入世,真正成为这方天地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其力量才能辐射整个天地。”
念头转动,刚刚凝练的金性大放光彩,一支毛笔出现在了儒圣手掌,其以顽石为体,以紫毫为锋,看上去平平无奇,其名守拙,乃是儒圣所祭炼的一件重宝,如今已经算是至宝雏形。
“落!”
笔落天地惊风雨,随着儒圣的一笔落下,大道法则轰鸣,浩然长河自天外而来,无视世界壁垒的阻碍,直入太玄界。
轰隆隆,天地交感,随着浩然长河入世,沉寂的天意瞬间被惊动,有一股恐怖的威压随之垂落,好似随时都能降下劫数,将万物化作湮粉,而对此儒圣恍若不觉。
“开”
再次挥动手中的守拙笔,展露些许锋芒,斩断诸般阻碍,儒圣为浩然长河在太玄界中开辟了一处存身之地。
“合!”
以笔墨染苍天,在太玄界的劫数即将降临之际,儒圣将浩然长河与太玄界融合在了一起,下一个瞬间,无尽劫数落下,淹没了儒圣与浩然长河。
看到这样的一幕,太玄界内无数仙神失语,唯有极少数人始终没有因此动摇,因为他们看的很清楚,那些劫数与其说是在惩戒儒圣,不如说是在以天地之力冲刷浩然长河,让浩然长河能够完美的与大天地交融。
“前有人海,后有浩然长河,这世间竟然又多一处十地雏形。”
“天地的格局又要变了,这个时代果真是最为特殊的。”
“看来文道大兴也是天意。”
“有浩然长河作为支撑,这位儒圣的底蕴倒是比预料的要深厚一些,这儒门之法倒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只是未来想要超脱恐怕会凭空多出不少阻碍。”
看穿真相,诸多强者心中闪过种种算计。
而不久之后,诸般劫数消弭,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河立于群星之间,冲刷天地,尽显傲然,这一日天地生变,文道震动,与文道相关的种种奇珍异宝开始悄然孕育,这都是浩然长河融入大天地所带来的变化。
第1779章 至宝出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此时距离儒圣成道已经又过去了三百年。
这三百年间风云变幻,有浩然长河横空,流淌于星海之内,其笼罩整个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