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赝太子 第875节(2 / 2)

远远传开,两人深知这决定了自己生死,一眼不眨的看去,而城内也是骚动起来,都是持戈而备。

片刻,马石重重舒口气:“是外走!”

姜斗站在城楼上远远看去,只见一队队应军拔营,最终汇成一片数万之众,滚滚人流只是往东南而去。

步骑交加,军容严整,看他们离开,城上官兵都是一片欢呼,虽有万众,却是无人敢出城追击,只是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开。

“啊,我们守住了……”

马石只觉得全身疲惫一下涌了上来,重重坐到墩子上,脑袋一片空白,目光如醉,望着远去应军,只呵呵笑,连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只有知府姜斗,短暂失态后,深吸口气,看着那远去的大片衣甲旗号,深深叹了口气,作悲天悯人状:“唉,我们守住了,不知哪处的军民百姓又要遭殃了,国之不幸啊。”

又唤着:“探哨何在?”

众人都有些疑惑,难道大人还要出兵不成,但一个探哨领队应声而出:“大人,小的在!”

这人身材魁梧,满腮虬髯,就听着知府姜斗令着:“你等跟随,看看应军去了哪里,然后速速回报于我!”

生路获得的狂喜后,只一瞬间,知府姜斗就回归了自己本色。

“仕途之要,其中之一就是态度。”

抵抗住了贼军,本有功劳,但如果能奏报贼军去向,速度,攻不攻打城池,那又会是沉甸甸一块舱石。

一来一去,论得功勋,怕有半数区别。

这点,就不和贼配军说了。

第1417章 满腔正气

“啾啾啾”唳声中,看见了这一幕,一鹰飞起,没入云中。

又有各地奔马,沿驿站奔驰,直向京去。

京城

余律已到了宫门,看到了来回9路斗大铜钉,身上一震,猛意识到此地是皇城入口处。

《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古代“九五之尊”来代指帝王之位,因此建筑规格,皇宫大门各饰有81颗铜门钉,每扇9路,每路9颗,亲王府7路,公侯伯5路。

“天子了!”

余律有些恍惚,与苏子籍自临化县相识,当时不过觉得是善书之人,可以结交。

以后一路秀才,举人,进士。

应侯,应国公,太孙。

乃至天子。

冬天读书,通红的火炉旁三人,郎朗读书,偶然累了,一壶酒,一碟花生,斟酒吟诗,期望未来,现在,自己感慨万千,皇帝不知作何感想?

真是恍惚如一梦。

才寻思,就侍卫出来,见余律,低沉说:“着余律东池阁见驾!”

说着,让余律进去,余律呆呆点头,跟着进七,早有两个太监接引,这时并不是人流之时,宽阔宫道没有几个人,沿宫墙踅过,渐渐到了御池。

余律抵达殿阁,回廊过道婉转,方砖光可鉴人,宫女静静侍立,偶尔也有来往,都平底软鞋,脚步轻盈。

转过一处亭子,却看见太监躬身侍立,中间一人立着,观看池景,正是皇帝。

余律端容,高声报:“进士及第,钦命粮道查访使,臣余律叩见陛下,万岁”

说罢叩拜。

这是苏子籍登基后,余律第一次拜见,他从容接受,并不会说“大家都是兄弟,不必多礼”那些屌丝话,待三跪九磕完成,才一笑:“起来罢!”

“来,我们君臣,沿廊走走。”

“是!”

沿廊而行,御池很大,湖水清澈,深邃墨染,一阵风掠过,水波翻涌,响成一片。

要是夏天,巧好,现在入秋,凉了点。

唯有几只水鸟,“唿”飞过,在天上翩翩盘旋,苏子籍走了一段,方漫不经心说:“余律,粮仓的情况怎么样?”

“陛下,您离开后,全郡搜索寻找,并且扣押了臣和方惜等人,还派人多次质询!”余律定了定神,将后续一一说了。

脸色有点白,但并没有添油加醋。

“当时,张(岱)大人并没有停手,继续查案。”

“结果再次发生哗变,这次不仅仅百姓,还有士卒参与,还有趁机作乱抢劫,死伤据说上百,单是臣住所处,就有乱兵打破大门闯了进来。”

“幸还是无事,只是听闻知府柴克敬都受了伤,张大人更被以刀逼之,忠仆死难六人!”

余律涨红了脸,说:“后来,突然之间,消停了,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了!”

“后来臣才知晓,陛下登基了”

“陛下,里面黑黑一大片,伸手不见五指,必须得清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