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赝太子 第634节(2 / 3)

一些了。

余律不知道太孙来何意,难道就是游玩,于是笑着:“的确有琴室,听说在东面。”

苏子籍朝着东面看一眼,果然看到有背琴的读书人往那去。

除了那边,早就来了的读书人,很多都聚集在亭子或湖侧,也不怕冷,成群,到处都是读书人在交谈和读书。

这里还真是文气逼人!

苏子籍暗暗寻思,古代朝廷不炒地皮和房子,这看起来极大的园林,几千两就能买下,不过点心茶点消费也赚不了大钱,可背后老板,但能够吸引这么多读书人,这本身就是资源。

“草莽英雄不少。”苏子籍本别有心思,这时却给了野道人一个眼神。

“明白,我过些时日就试下老板的底。”野道人自然明白,四人朝着藏书楼的方向去,遇到几个读书人坐在路边的石桌旁,恰就提到了“太孙”、“诗集”,这本是苏子籍的目的,不由投以注目,放缓了脚步。

这里人多,既然敢在这里交谈的内容,自然就不怕被人听到,不怕被人注意到,苏子籍的注视,并没有引起这几人的注意。

就听其中一人拿着一本诗集,说:“要说诗词的话,当世第一,不该有疑问,非太孙莫属了吧?”

坐在对面的一人却说:“太孙固然诗歌高超,但年龄尚轻,秦先生的诗词要更厚重一些,两相比较,其实也不落后。”

余律方惜听了,都点首。

此人提到的“秦先生”,必然是指秦凤玉,秦先生。

这是一位很有盛名的诗歌大家,年龄已三十余岁,在读书人中很有名望,此人这番话,的确说得公道。

苏子籍却注意到了别的点,那就是说这番话的人,他竟是认识的,是张墨东。

他当年十五岁中童生,在棋局处遇到了此人,后来也有过几次接触,但也多年未见了。

当时龙君所说的话还历历在目——张墨东,你虽有天赋,但命格甚薄,任凭多次科考,终无缘举人。我虽可补之,但你福薄,终不能显贵,止于省试而已。

那时一只鹌鹑飞入张墨东体内,而鹌鹑在大郑是九品之属,差不多就是举人位份。

苏子籍眼下易容,张墨东自然是没认出。

而张墨东的话固然被余律、方惜认可,却让先说话的举人不高兴了,竟突然沉下脸,说:“半辈青春知百味,满怀壮志折三波,这句话也许和秦先生差不多。”

“可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怕就是秦先生难以追肩了吧?”

“最重要的是,秦先生乃京城官宦世家,虽逢乱世,却公子风流,得名师教导,没有吃过一点苦,而太孙虽天璜贵胄,却沦落民间,少年艰难困苦,中童生前,几乎被发为苦役,更无名师指点。”

“能一举中秀才举人状元,可谓筚路蓝缕,又写这等诗词,满满都是天纵才情,你还暗暗贬低,就算是我辈习惯相轻,也过了吧?”

说完,竟把诗集塞还给他,起身离开,大有不与为伍的样子,这动作顿时就让张墨东不由得涨红了脸。

听到这里,苏子籍不由心一动,脸上不由多出了一丝血色。

“发行书集,传记,明着是为了名声,实际上却为了潜移默化,而文人最贵颜面斯文,能令人一言不合愤而断交,已是殊异。”

“可见大学之道的神通,小试牛刀,效果似乎不错。”

第1099章 不要不懂事

“不过,孤证不立,还得看看。”

一切落在苏子籍的眼里,四人也没有多留,此时已到了藏书楼,绕走廊往里去,前面就是岔道口,有不同的门通向不同的藏书室。

见着四下无人,苏子籍这才眼波微微一闪,收敛了笑意,正色说着:“余贤弟,方贤弟,有几件事,还请两位多多留意。。。”

“不敢,请殿下示下。”这说得客气,可余律和方惜都知道苏子籍过来,肯定有原因,忙正容应下。

“首先,就是我的文集,传记已刊发,你留意下举子们的反应。”苏子籍徐徐说着:“其次,秦凤玉和张墨东,你留意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若有人找你们卖考题,千万别买,并且要第一时间找我,告知我这事。”

“不过,不要直接找我,你在自己房间留下暗号,自然有人取你笔墨。”

这几句话平平淡淡,可一旦细思则内涵深不可测,方惜还罢了,余律顿时额头密密沁出汗,答:“是!”

等分开了,走远了几步,苏子籍怀里钻出小狐狸的脑袋,苏子籍低头看它,对它轻声说:“你且派狐跟着,有笔墨就取来,有人与之联系,你跟踪着,报告我知晓。”

“唧唧!”小狐狸自前些日子起,就觉得京城的威压,已经减了大半,若有若无,许多地方能去了,听了也不推辞,应了,话音落下,小狐狸就从苏子籍的怀里跃下,很快消失不见。

见苏子籍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处,这处走廊旁是假山,怪石林立,影影绰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