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88章(2 / 2)

“明史是文官写的,就连朱元璋和朱棣都被他们挑了一堆的毛病,只有朱佑樘那样任由文官摆布的皇帝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他接见了第一个来华的葡萄牙使者,通晓多国语言,甚至就连阿拉伯语,葡萄牙语都十分精通。”

“他的目光不止局限于华夏,而是真正看到了世界,但他的这些举措都被人当做小孩子的玩闹。”

“不被人理解才是最孤寂的。”

“……”朱厚照举起酒杯敬天幕:有后世之人理解,朕便不觉得孤寂了。

这些后辈们将他想的太好了,不过,他定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不辜负这些期望。

【就在正德君臣汲汲于功名利禄,争得头破血流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南一隅,有一个青年正在完成他脱凡成圣的修行!】

评论区

“啊啊啊!是王阳明!”

“阳明先生!”

“孔子之后唯一的圣人!”

“事实上,整个明朝对后世的影响可能都没有他一人来得多!”

……

天幕下的观众悚然一惊,这得是什么样的神人,才能超脱自己所在的朝代,得到天幕如此夸赞啊!

圣人之说也太夸张了吧!

千百年来只出了一位孔圣人,就连孟子也只是亚圣。

此子何德何能能被称为圣人!

明朝之前的观众都来了兴趣,儒家子弟自带批判的目光,想要挑一挑天幕的错漏,就连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也看向了天幕。

明朝初期众人更是带着三分期待,三分不服,再加上三分嫉妒,和一分看好戏的心情。

这好戏自然是要看他们的皇帝陛下的!

朱厚照惊喜道:“天幕说的可是王守仁!”

杨廷和神情复杂道:“陛下,天幕说的正是王守仁,字阳明!”

朱厚照立刻催促道:“朕发下的诏书到了何处,王先生何时能到北京!”

杨廷和:“回陛下,您不如直接在天幕上发言,王守仁不论在何处都能看到。”

朱厚照也深以为然!

朱佑樘好奇道:“诸位先生可知这位王阳明是何人?”

正德年间活跃之人,如今应该已经出生了吧。

三位阁老对视一眼,最后还是谢迁站了出来:“回陛下,臣倒是认识一位名叫王阳明的年轻人,但臣也不能确定是不是天幕所言之人。”

朱佑樘来了兴趣:“哦,不知是何人?可在朝中为官?”

谢迁道:“此人如今尚未进入朝堂,但他的父亲您也知道,正是大学士王华!”

朱佑樘惊喜道:“原来是王先生!”

王华如今是他的日讲官,他再熟悉不过了。

王华只能忐忑不安地上前回话,“陛下,犬子顽劣,整日做一些不着调的事,不肯好好读书,尚未通过科举吗,天幕说的王阳明定然不是犬子!”

王华十分希望天幕说的王阳明就是自家儿子,但他也知道圣人的分量,王家小门小户可背不动啊!

王华这个老父亲只能预先为儿子打补丁了,免得招人谗害……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自此,立德、立功、立言便成为古人追求的三不朽!】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便将这三不朽都做到了极致!】

【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王守仁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王守仁出生之前,他的祖母梦到天神自云端而来,怀抱赤子从天而降,因此他的祖父便为他取名为云,寄予厚望。】

【可惜的是,王守仁到了五岁依旧不会说话,后来得到高僧指点改名“守仁”,才开口说话。但他一张口便能背诵祖父读过的书,聪慧的名声就此传了出来。】

【王家家资颇丰,王守仁一出生便有着良好的家世和优越的学习环境。】

【据后世考据,他的先祖可追溯到晋朝的光禄大夫王览,王览的曾孙便是王羲之,王羲之之后三十代便是王守仁的曾祖王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