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78章(2 / 2)

“成化年间,荆襄地区的流民数量激增,达到数百万之众。他们不堪忍受官府的压迫和剥削,纷纷起义反抗。”

朱瞻基:这不会还是朱祁镇的锅吧?

“刘通、石龙等人领导的起义军声势浩大,多次击败官军。然而,由于官府的镇压和内部矛盾,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

“荆襄流民起义对明朝政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平息起义,明朝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起义失败后,明朝政府加强了对荆襄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推行了强制附籍与发还原籍的政策。设置郧阳府与湖广行都司来管理流民,将流民编入户籍,给予流民土地和赋税优待。”

“尽管流民给明朝政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他们的到来也促进了荆襄地区的开发和繁荣。流民们开垦荒地、种植作物、开发资源,使得荆襄地区逐渐民户稠密、商旅不绝。”

“人口就是发展的基础,这样的三不管地带,若是能好好发展,定能成为三省通衢!”

“可惜了,朱元璋的户籍政策定的太死板了,这些人想要另寻出路都没有机会。”

……

朱元璋:“他们就不能好好种地吗?”

朱标:“爹,土地兼并,他们的地都被人夺走了。”

朱元璋:“哼!咱还是杀得少了!”

洪武朝臣:您是一点都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啊。

朱标却知道,他爹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只是说不出口。

【大藤峡起义也是明朝的老大难问题,大藤峡位于广西黔江中下游的武宣至桂平之间,长约百余里,两岸崇山峻岭,江水迅疾,山脉陡峭,地势险要。】

【这里居住着以蓝、胡、侯、盘四姓为主的瑶族人民,以及善于使用毒药和弩矢的僮族(今壮族)人民和部分汉人。】

【明朝政府在这一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用武装夺取瑶、僮两族人民的土地,又利用食盐垄断和专卖对当地居民进行苛刻的剥削。甚至用封锁食盐的手段迫使瑶、僮族人民就范,因此激起大藤峡地区各族人民的激烈反抗。】

【到了明朝中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官吏贪暴,藤峡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压迫日益严重,瑶族人民的不满情绪也日益高涨,最终爆发了起义!】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之君,他本该怒斥这种暴乱行径。但大明建国还没有几年,他脚上的泥还没有洗干净,他明白没饭吃是什么感觉,他不能昧着良心说这场起义是错的……

没想到自己的大明也会走向元朝的老路,这让自诩建立了远迈汉唐的王朝的朱元璋难以忍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暴躁。

【从洪武八年起,大藤峡瑶族就不断掀起反抗明王朝压迫的武装斗争。洪武十九年,罗渌山的农民起义军杀了广西布政司参议汤敬恭,控制了大藤峡一带,垄断了桂平到武宣的黔江水路,长达数十年之久。】

【景泰初年,蓝受贰、侯大苟等人率众起义,他们打击贪官污吏,严惩豪强地主。先后攻破附近州县,战火波及两广六府地区,队伍发展到万余人。但此时的明朝争忙于与北方的瓦剌交战,无暇顾及西南,起义军的队伍越发壮大。】

【成化元年(1465年),明朝派遣韩雍率领十六万大军征讨大藤峡,韩雍四面并进,以火攻攻入山寨,生擒侯大狗等起义军首领,并斩断大藤,将大藤峡改名为“断藤峡”。】

第546章 艰难中兴

【大藤峡起义是明朝广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起义,也是明朝中后期全国较大的农民起义之一。】

【到了正德年间,大藤峡地区又爆发了起义。正德十一年,总督陈金率军镇压起义后,又施行安抚之策,但起义并未被完全平息。】

【嘉靖年间,皇帝不作为,朝政更加混乱,官府压迫加剧,大藤峡人民的反抗斗争再度掀起高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