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社稷无法开口,百姓的声音更是不会被历史听到。”
“清朝袁枚《景泰陵》中说得好:阿兄南内如嫌冷,五国城中雪更寒!五国城就是徽钦二圣余生生活的地方。”
“如果不是朱祁钰与于谦守住了北京城,稳定了大明江山,朱祁镇早就是一个弃子了。”
“正因为瓦剌和也先畏惧于明朝的强大,才不敢虐待朱祁镇,朱祁镇却将这当成了他自己的人格魅力。”
“朱祁镇被软禁在南宫的时候并不耽误他继续生儿育女,朱祁钰对这个哥哥已经够好了!”
……
【朱祁镇复辟后更加阴狠毒辣,无所顾忌,当日就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等一批正直忠诚、为国为民的臣子。】
【于谦于国有功,朱祁镇不敢随意杀他,还是徐有贞劝谏,说不杀于谦,则师出无名。】
【最终,于谦死在了他拼死保卫的北京城下,死在了他浴血奋战的崇文门外,史称“天下冤之”!】
岳飞猛地瞪大眼睛,他想起了自己在历史上的遭遇,没想到数百年后,还有一人与自己如此相似。
朱元璋怒而暴起,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桌案。
昏君之所以是昏君,就是因为他们的做法总会突破人类的底线。每当朱元璋以为这已经足够的时候,朱祁镇总能给他新的“惊喜”!
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并不在乎一个大臣的冤死,毕竟洪武朝的人头滚滚中也不全都有罪。
但于谦不一样!
于谦是为大明续命的擎天之柱,立下这样弥天大功之人都被杀了,将来还有何人会为大明而死。
他似乎看到了朱家皇室众叛亲离的下场……
【于谦的一生正如他年少时写下的那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死后,官府来到于家抄家,却发现于谦家中一贫如洗,没有找到任何钱财,只有正屋锁得严严实实。结果打开一看,原来是朱祁钰赐给他的蟒袍、剑器。】
朱祁钰拉着于谦的手,都快要哭了,怎么能这样?皇兄就算做了皇帝,难道不需要廷益这样的能臣主持朝政吗?
朱祁镇:还真不需要,石亨、徐有贞也勉强能用,朕只要享受作为皇帝的权利就行了,反正大明也不会短短几十年就亡国,等朕死了,哪管洪水滔天!
评论区
“自土木之变后,朝政都压在于谦一人的身上,他常年住在官署值班,很长时间都不回家。”
“朱祁钰听说于谦生活俭朴,衣服用具都很简单,就从宫里直接赏赐给他,赏赐的东西事无巨细,就连醋菜都有。”
“于谦有痰症病,朱祁钰听说后,亲自到万岁山砍竹取汁赐给他。”
“有人说朱祁钰对于谦宠爱太过,不过是因为朱祁钰眼明心亮,知道朝廷上下都指着于谦罢了。”
“……”
【历史不会被几个位高权重的小人篡改,天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似乎连老天都在为他悲戚。】
【都督同知陈逵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敛了他的尸体。一年后,于谦被安葬在杭州西湖边,与岳飞为邻。】
岳飞: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缘分……
第544章 土木之变
【于谦死后,石亨的党羽陈汝言任兵部尚书。结果不到一年,就贪赃了数以万计的钱财,如同一个巴掌狠狠的打在朱祁镇的脸上。】
【天顺朝的开启就不正常,日常画风自然也很是疯癫。夺门功臣们瓜分了朝堂上的权势官位,就开始了彼此攻伐。】
【先是徐有贞对曹吉祥、石亨发起了攻击,而后曹吉祥利用自己的太监身份,伪造证据,动摇朱祁镇对徐有贞的信任,徐有贞被排挤出朝堂,充军到金齿口,此时距离夺门之变不过数月而已。】
【很快,朱祁镇重用锦衣卫指挥使门达、逯杲,纵容他们大兴冤狱,石亨被捕入狱,死于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