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豪强贵族依旧过着朱门酒肉臭的生活,奢靡无度,醉生梦死。就连那些供奉神佛的寺庙也装潢的金碧辉煌。无奈之下,朱重八只能托身寺庙,做了一个小沙弥。】
【朱重八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
【元朝的寺庙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人手,相当于地方豪强地主,堪称富得流油。】
【但至正年间的中原大地天灾人祸不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没有人供奉佛祖,寺庙也支撑不下去了。】
【皇觉寺的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自谋生路,实际上就是沿街乞讨。就这样,年仅17岁的朱重八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刘邦:“乃公以为这朱重八的身份已经够低了,没想到还能更低,乞讨化缘,不就是乞丐吗!”
朱瞻基满眼好奇的问皇爷爷:“皇爷爷,太·祖爷还有这么……这么落魄的时候呢?”
朱棣没好气道:“你以为打天下很容易吗,你以为你太·祖爷一出生就是皇帝啊?”
【但就算是乞讨也是有区别的,富裕的地方早已有人占据,朱重八这个新来的和尚根本插不上脚。他只能走更远的路,只为讨一口饭吃。】
【这一路,朱重八从濠州走到合肥,然后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鹿邑、亳州等地,直到三年后,他才回到皇觉寺。】
【这流浪的三年中,朱重八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他在外云游的这三年间,正是元末农民起义如火如荼的时候。】
【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于颍州起义。徐寿辉于蕲州响应,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次年,郭子兴联合孙德崖在定远县起兵。】
【很快,郭子兴的起义军便攻下了濠州,郭子兴自称元帅,据濠州而守。濠州是朱重八的故乡,他的儿时伙伴汤和也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汤和自认为找到了光明大道,便给小伙伴写信,邀请朱重八加入他们的队伍。】
【朱重八此时还完全没有要参加起义军的想法,能活下去的时候谁也不想去干要命的勾当。他云游回来后就在皇觉寺苦读典籍,汲取知识充实自己。】
【但朱重八不想动,却不得不动,因为有人知道他收了红巾军的信,要去向官府告密。皇觉寺是待不下去了,朱重八只能被迫上梁山——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这一年是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朱重八二十五岁。】
【朱重八入伍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处事得当,很快就得到了大帅郭子兴的赏识。于是他把朱重八调到帅府当差,做了他的亲兵九夫长。】
【郭子兴将朱重八当做自己的心腹,重要的事情都喜欢与他商量,还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重八。】
【朱重八终于又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家人。他给自己改了一个名字——朱元璋,诛灭元朝的玉器。后来的历史证明,朱元璋没有辜负自己的名字!】
已经成为洪武皇帝的朱元璋看着身边的马皇后,只觉得这辈子都值了!
马皇后也想了早年的经历,那些颠沛流离的岁月已恍如隔日。
【此时红巾军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权,各地红巾各自为政,圈地称王,十分混乱,一个小小的濠州城就有五个元帅。】
【自徐州芝麻李被脱脱剿灭后,芝麻李的部下彭大、赵均用率残部逃亡濠州。】
【孙德崖接纳了彭大、赵均用,结果徐州系人马反客为主,濠州系屈居人下。几方人马在濠州城中明争暗斗勾心斗角。】
【彭大富有谋略,郭子兴极力拉拢,忽略了赵均用,赵均用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在孙德崖的挑拨下,赵均用直接撕破脸,将郭子兴抓捕幽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