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役”,元军共损失一万余人,大多数都死于撤退时的风暴。】
【镰仓幕府为了防备元军再次进犯,沿着博多湾海岸修建了约20公里的石垒(即元寇防垒),以阻止元军登陆。】
王贲:“台风?海上会有大风暴!”
徐福:“沿海的渔民都知道,海上时常会有大风暴,尚不知因何而成,不过夏季较为频繁。”
扶苏:“大自然的力量太可怕了……”
始皇:“人定胜天,既然风暴是季节性的,便能找到规律。”
【文永之役失败后,忽必烈并未放弃征服日本的念头。随着元朝对南宋的征服以及藩属国高丽的协助,忽必烈决定再次发动对日本的远征。此次远征的目的在于彻底征服日本,实现其东亚霸权的野心。】
【公元1281年,元朝分兵两路进攻日本,由忻都率蒙古军、汉军、高丽军四万人,从高丽东渡对马海峡,范文虎率南宋降兵从庆元(浙江宁波)浮海北进,史称“弘安之役”。】
【与上次一样,东路军迅速攻占了对马岛和壹岐岛。然而,忻都被初战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等江南军到来就对博多湾防线上的志贺岛发起登陆作战。】
【面对元军的进攻,日军依托防御工事进行防守反击战,并不断派遣敢死队对元军大营进行夜袭骚扰。最终,东路军被击退至鹰岛进行防守。】
【江南军从庆元港出发,与东路军在壹岐岛会师。然而,在会师前,征日的总指挥、元军宿将阿剌罕突然病死,导致指挥权出现空缺。】
【范文虎在阿塔海尚未到任的情况下仓促出发,与东路军会师后士气大振,但其内部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和混乱,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这一年的8月1日,一场超级台风袭击了元军舰队,导致数千艘战船沉没和大量士兵溺亡。范文虎和忻都等将领在混乱中趁乱逃回国内,遗弃了大量士兵在岛上。】
【日军得知元军溃散后发起总攻,大部分元军被歼灭。最终,出征的十四万军队只有不到三万活着回到了国内,弘安之役以元朝的失败而告终。】
【弘安之役阻止了元朝向东扩张的步伐,镰仓幕府的掌权人北条时宗通过此战声威大振,权势达到顶峰,但随后镰仓幕府就开始走向了衰落。】
【弘安之役的失败使元朝的扩张野心受挫,忽必烈虽然计划再次远征日本但最终未能成行。战争对元朝的财政和人力造成了巨大消耗,也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评论区
“夏季台风当然很多,为什么不换个时间进攻呢!”
“夏季出征不耽误农时,这是陆地上的国家经过多年战争才总结出来的经验,但并不适合海战。”
【日本人认为这些风暴是神武天皇的鬼魂掀起的“神风”,从而击退了元军。因此,台风在日本被赋予了“神风”的称号。】
【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抵御美国军队的强大优势,挽救战败局面,日本人组建了一支神风特攻队,这是一支自杀式袭击部队。】
评论区
“当时的特攻队员驾驶着装满炸药的飞机、潜艇,直接撞击美军舰艇,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
“在入侵中国的战争中,日本军人决一死战时,就会绑上印有“神风”字样的头巾。”
“都是日本军国主义极端思想的产物。”
……
【除了日本,忽必烈还派出大军攻占占城(今越南南部),随后又北上入侵安南(越南北部)。】
【不过元军无法适应热带的气候,最终因暴雨、瘟疫而被迫班师回朝。】
【其后,元军自云南出征入侵缅甸,迫使缅甸臣服上贡。又从泉州出发发兵爪哇(印尼爪哇岛)……】
【忽必烈统治期间连年战争,对国家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为了打造东征海船,沿海和江南地区徭役征发日益加重。人民不堪沉重的剥削与压迫,纷纷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