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心,士气土崩瓦解,燕云守将郭药师思及自身安危,最终选择投降金国。”
……
【公元1125年十二月,金军兵分两路南下,西路军由完颜宗翰(粘罕)为主帅,率军六万,从西京(今大同市)出发攻打太原;东路军由完颜宗望(完颜斡离不)为主帅,率军六万,从南京(今河北省卢龙)攻打燕山府(今北京)。最后,两路大军会师于开封城下,一举消灭孱弱的宋朝!】
【而宋朝面对如此军情,却完全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宋朝的大量军队都还在西北与西夏对抗,童贯的军队对阵辽军本就节节败退,更不要说灭亡辽国的金军了!】
【西路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朔县、代县等州,将太原团团包围,此时的太原守将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六贼”之一童贯。童贯此时的职务是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负责全权统率这三个地区的军事力量,他的官邸就设在太原。】
【除了征方腊取得胜利以外,童贯在与西夏、辽国的战争中,不懂治军却极其擅长隐瞒败绩、慌报军功,正是他两次伐辽的失利,使得北宋的腐败与孱弱在金军面前暴露无遗,从而萌发了金国南侵的野心。】
【依旧沉醉于以一百万燕京代租费收回幽州空城的童贯面对大军压境,被吓得肝胆俱裂,他不顾大军围城,抛下城池军队溜之大吉。守城的重担就落在了太原地方官张孝纯和跟随童贯前来的宣抚司统制王禀的肩上。】
【张孝纯作为河东宣抚使兼太原知府,属于文官系统,本就不谙军事,眼下太尉童贯弃城而去,金军重兵围困孤城,太原城内只有王禀率领的三千部卒……】
【太原城内虽然守军数量有限,但军民同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城池。让一路顺风顺水的金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原本的速战速决只能变成长期围困。】
【而此时,东路军已经在投降的燕京守将郭药师的带领下,直插开封!】
【宋徽宗赵佶见形势危急,立刻令各路军队驰援开封,同时遣使向金求和,并传位于太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
赵匡胤无助地祈求漫天神佛:“赵佶这个混账终于走了,希望临危受命的赵恒是个好样的!”
赵光义撇撇嘴,他已经对此不抱希望了。
【金朝东路军的主帅完颜宗望曾经率领一千五百名骑兵击败有皇帝督战的两万五千辽兵。如今在降将郭药师的带路下,更是纵横千里如入无人之地,黄河南岸的数万宋军望风而逃,六万金军乘坐着搜寻来的十几条小船,用了五天五夜的时间从容渡过无人把守的黄河天堑,于靖康元年正月初八兵临开封城下!】
【随着金兵大军压境,宋徽宗赵佶立刻逃亡南京(今河南商丘),宋钦宗也想跟着逃跑,还不等他出发,就被李纲发现,李纲再三请求,才留下了宋钦宗主持大局。】
刘娥:“真是求着你当皇帝呢!”
【此时宋朝廷在战与和的问题上意见不一,宋钦宗和宰相李邦彦、张邦昌等人主张屈辱求和,赔款割地。李纲等主战派则认为应坚决抵抗。在舆论的压力下,钦宗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东京留守,全面负责首都开封的防务。】
【李纲进士出身,是个纯粹的文臣,东京保卫战是他第一次指挥战争,便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李纲积极组织军民备战,准备了足够的防守器械,又组织军队每日操练,组织民工协助守城。等到金军兵临城下,各地勤王大军业已到达,在李纲的指挥下,数次击败攻城的金军。】
【此时优势在我,宋军士气高涨,小将姚平仲定下了“夜叩金营、生擒宗望”的作战方案。不必思考这个方案有没有可行性,因为,在实施前三天,计划就已经被泄密。】
李纲:“是那些主和派,或者说是投降派!”
姚平仲恨恨道:“若是如此,他们便是通敌叛国,其罪当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