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58章(2 / 2)

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西夏的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占地两万余里。】

【李元昊即位后,下秃发令,并努力吸收汉文化,创制党项文字,推动了党项族文明的发展。】

【公元1040年三月,西夏景宗李元昊率大军进攻北宋,他一面率军佯攻金明寨,一面送信给宋朝延州知州范雍,表示愿意与宋和谈,以麻痹范雍。范雍却信以为真,立即上书朝廷,对延州防御也松懈了很多。】

赵匡胤立刻在舆图上标注延州等地的位置。

【同年七月,李元昊派大军包围了延州。宋朝大将刘平、石元孙奉命增援,当他们到达三川口,却遭到了西夏军队的包围、偷袭。】

【经过一番苦战,宋军寡不敌众,宋将刘平、石元孙被俘,西夏军队也损失惨重。后来宋将许德怀偷袭李元昊得手,西夏军队才被迫撤离宋朝境内,延州之围才得以缓解。】

赵匡胤有些担忧:“虽然大军成功抵御了西夏军队的入侵,但是损失太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且甘陕青宁边境的防御也将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

宋朝需要一场胜利,震慑宵小!

【三川口之战以后,宋仁宗深感西夏的强盛,封夏竦为陕西路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负责迎战西夏。】

评论区

“夏竦担任知州的时候,恰逢当地受灾,灾民遍地,他劝说大族出粮食,救活了四十五万人!”

“他还是范仲淹、宋祁等人的伯乐。”

……

【1041年二月,李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下攻宋,他把主力埋伏在好水川口,派一部分人佯攻怀远,声称要攻打渭州,诱宋军深入。】

【由于当时宋朝有足智多谋的范仲淹在,所以西夏军队不敢轻举妄动。】

【但韩琦不听范仲淹的劝阻,固执己见,派任福率军五万余人追击西夏军队,殊不知西夏伏兵早已埋伏好,正等着他们。】

【西夏大军佯装败退,宋军轻敌冒进,尾随追击,因长途追击,粮草不继,人困马乏。追到好水川的时候,遇到了西夏军队主力的伏击,宋军战败,几乎全军覆灭,任福等大将战死!】

【好水川之战,北宋再度战败。宋仁宗知道后震怒,将韩琦、范仲淹贬官。】

评论区

“不是,跟范仲淹有什么关系?”

“在这一战之前,李元昊曾派人乞和,却没有携带正式的公文,范仲淹不敢将这件事报告朝廷,就自主主张写了一封劝和信给西夏。”

“李元昊求和本就只是权宜之计,为了麻痹宋军的神经,事实上,这个时候他早就在好水川埋伏好了军队。”

“最后和议之事没有成功,范仲淹与西夏通信的事却被捅了出来,因此被降职贬官……”

范仲淹:哎,是老夫托大了……

也不知接替我的是何人,能不能挡住西夏的大军。

赵匡胤:“这种时候怎么能临阵换将!”

满朝文臣也就这个范仲淹有点军事才能,能不能等这一战打完再秋后算账!

赵光义:“他耳根子软,没有主见,又怎会意识到范仲淹的重要性。”

赵匡胤:“……”

第431章 守内虚外

【范仲淹等人被贬谪以后,西夏又开始商议第三次攻宋大计。】

【1042年,西夏谋臣张元提出,宋朝的精兵良将全部都聚集在宋夏边境地区,而关中地区的军事力量却十分薄弱,建议李元昊派兵牵制宋朝边境地区的军队,然后派一支劲旅直捣关中平原,占据长安!】

刘邦、李世民一惊:“朕的长安!”

【李元昊采纳此计,派遣十万大军兵分两路进攻宋朝。宋将葛怀敏等人率军增援,结果在定川寨再次陷入西夏军队的重围,葛怀敏等15员将领战死,宋军九千余人几乎全军覆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