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第一要务,萧太后也被打上了重重的标记。
【宋军原定以曹彬的东路军为主力攻取涿州,以牵制耶律休哥所率领的辽军主力,西路的潘美与东路的田重进负责攻略山后,待山后攻略完毕则由山后转掠山前,最后汇合的宋朝三路大军与辽军在幽州城下进行决战!】
【曹彬老成持重,以他为盾,牵制辽军主力。潘美锋锐,以他为矛,攻城略地。为了牵制住耶律休哥,宋军名将大多集中在东路军。】
评论区
“曹彬本是后周的大将,入宋后,跟着刘光义出征后蜀,讨平江南,多次率兵讨伐北汉。”
“他是北宋的开国功臣,虽位列将相,却毫不居功自傲,在朝堂人缘很好。”
“不但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还以宽厚仁爱的品德、不妄杀无辜的行为让人信服,为宋王朝收拢民心、巩固政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人誉为:宋良将第一。”
“这个曹彬就是仁宗曹皇后的祖父。”
“……”赵匡胤:“不欺其主者,独曹彬耳。”
曹彬:天幕突然如此夸赞,某有些不好的预感……
【起初宋军的进展很顺利,三路大军都按照战前的部署夺得了预定目标。】
【然而辽军的增援部队很快赶来,萧太后以骑兵之长和华北平原平坦广阔的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先破宋东路军,再移师逐个击破。】
【由于先前吃过几次败仗,赵光义在大军出发前,就叮嘱诸位将领:“持重缓行,毋贪小利以要敌。”但开战不久,随着宋军的捷报不断传来,赵光义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他十分担心宋军前进太快,被辽军切断补给线。】
【没想到忧虑成真,老成持重的曹彬竟然被耶律休哥断了粮道。曹彬十万大军在涿州呆了仅仅十几天,就吃尽了军粮,“乃退师雄州以援供馈。”只能撤离涿州,到雄州补给。】
赵匡胤皱眉:“岂有敌军在前不顾,而退军以就军粮的道理!”
石守信:“一旦东路军撤退,无人可牵制耶律休哥,田重进与潘美二军将会陷入危局。”
曹彬老脸一红,他居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真是不该啊……
【只从东路军的角度来说,曹彬的选择并无过错,在宋军战力未衰之时及时撤退以避免损失,不失为止损之计。但是从整个战局来看,此举无疑成为了宋军败亡的导火索……】
【赵光义闻报,立刻遣使制止曹彬,并告诫曹彬不要再向前进军了,就在白沟河与米信的西路军汇合,养精蓄锐,为西路军张势,等西路军完全攻占山后,再与田重进会师幽州,与辽军决战。】
【但曹彬部下的将领听说其他两路大军连战连捷,屡立战功,原本作为主力的东路军却寸功未立,顿时心下不平。】
【曹彬无法约束诸将,只能顺从部下的意见,带着五天的粮草,再次进攻涿州。】
赵匡胤:“没想到东路军将星云集反而成了宋军败亡的祸根。”
殿中的诸位武将顿感颜面无光……
【然而,萧太后与韩德让早已在涿州城下布置好了层层阻击,曹彬的大军赶到涿州就用了四天时间。当时正值天气炎热,粮草不足,将士疲乏,战斗力急速下降。宋军得到涿州城也无法坚守,只能放弃城池,向南撤退。】
李世民:“大军没有统一的指挥,将帅被部下影响,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胜仗?”
【耶律休哥率辽朝骑兵一路尾随,边追边杀,一直追到歧沟关,辽军发动总进攻,宋军大败。】
【数万宋军,或被杀,或掉入河中溺死,或被俘,损失巨大。】
【宋朝东路军大败,合围幽州的战略意图再难实现,辽军开始反扑,分兵出击大败宋军,赵光义只能命西路军、中路军向后撤退。】
【潘美、杨业负责护送云、朔、寰、应四州百姓内迁,就在这场撤退中,杨业所部在陈家谷口遇到了耶律斜轸率领的辽军,杨业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