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消灭宦官集团和藩镇割据,而不是想这些不切实际的问题!”
【除了《观刈麦》,白居易还写了大量的新乐府诗,都是现实主义,讽喻时事的杰出代表!】
【唐朝政治腐败的根源之一就是宦官专权,他们“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这些原本皇帝的家奴如何能有这么大的权利,当然是来自于皇帝的宠幸,“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他们掌握了军权与政权,骄奢蛮横,为所欲为,“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白居易在《轻肥》一诗中,极言宦官的生活奢靡豪富,却在最后来了一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这样的对比是何等的触目惊心!】
评论区
“震撼人心!”
“这样的鲜明的对比,比发表议论更有说服力。”
“不患寡而患不均,江南大旱,掌权者却奢靡享受,人心不平,国家如何能安定?”
……
【白居易的《歌舞》与《轻肥》有着同样的思想内核,“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京城岁暮,大雪纷飞,高官大臣们退朝出来,一个个穿朱服紫,好不气派!】
【而这些公侯不需要担心风雪,不去关心政务,只一心想着游玩赏雪,似乎这才是他们日常最重要的事情,“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正因为富贵者有“风雪兴”,贫穷百姓就免不了“饥寒忧”。】
评论区
“唐代中叶,达官贵人奢侈成性,动辄大兴土木,营造园第。”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伤宅》”
……
【“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白居易只是客观地描述了现实情况:一面是朱门车马穷奢极侈;另一面是无辜的囚犯冻死狱中……】
【这些朝廷命官,完全没有把国计民生放在心上,而是整天忙于营建第宅和追逐游玩。这样一帮人窃踞高位,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议婚》一诗中,白居易对当时崇尚的婚姻观作了一番评论,“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当时受封建门第观念影响,世人重财轻人,攀附权贵,“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以至于“富家女易嫁”、“贫家女难嫁”。】
【但钱财与性格并不成正比,富家女“嫁早轻其夫。”而贫家女却“嫁晚孝于姑。”】
【在《重赋》中,白居易看到皇帝在国库外另设私库,储藏群臣进贡的财物,以供自己享乐之用。地方官员便借机巧立名目,大肆搜刮聚敛,以赋税之盈余的名义向皇帝进贡,从而得到加官晋爵的机会。】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但各级官吏却层层盘剥,巧立名目“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而广大普通百姓却在重税压迫下困苦不堪,“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这些备受压迫的贫苦百姓终究还是发现了税赋的真相,府库之中“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那些贪官污吏极尽搜刮只是为了“随月献至尊。”】
【诗人再次替普通百姓大声疾呼:“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在《不致仕》中,诗人讽刺了那些“爱富贵”“恋君恩”,年老体衰依旧贪恋禄位不肯退休的人。】
评论区
“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