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暗恨:“来济!”这也是反对废王立武的代表,是长孙无忌、褚遂良的同党!
【唐高宗的叔叔邓王李元裕很喜欢卢照邻的才学,请他担任邓王府典签,邓王称其为“吾之相如”!】
【卢照邻跟着邓王出使西北,亲临塞外,见到了边塞的风光与保家卫国的将士,顿生建功立业之豪情。】
【他笔下的《刘生》“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驰骋沙场“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的《紫骝马》,还有《战城南》之时“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的将军。都有一种英勇无畏的慷慨激昂!】
【卢照邻早期的赠别诗也极有特色,在与同僚好友孟利贞分别之时,他写下“零雨悲王粲”“怅望待秋鸿”。】
【却也在最后一句一改之前的悲愁怅惘,抒发自己的壮志“唯馀剑锋在,耿耿气成虹。”只剩下剑锋的耀眼光芒和志气冲天的光明彩虹,可见其在离别的感伤中仍洋溢着精神焕发、锐意进取的慷慨之气!】
李治不由的感慨:“真是不凡!”
武后适时劝谏:“既是司马相如,当然应归朝廷所有!”
【仕途之余,他也曾留恋蜀中,放旷诗酒,与王勃相和酬唱。】
【离开蜀地后,他回到洛阳定居,在此期间,写下了《长安古意》,这首诗不仅是卢照邻的代表作,也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作!】
王勃、卢照龄还没有读过这首诗,自然对这个评价有些不满,他们带着挑刺的想法看向天幕——
李世民:“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这才是盛世长安啊!”
长安的大道连着小巷,四通八达,香车宝马川流不息。玉辇奔驰,金鞭络绎,出入于公主的府第,往来于王侯贵族之家。
长孙皇后:“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如果能和她结成美好姻缘,像一对和谐的比目鱼,谁还会害怕死亡,愿做一对鸳鸯而不羡慕神仙。
李治:“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沧海桑田,须臾而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昔日有金阶白玉堂的地方,如今只剩下青松矗立……
第347章 初唐四杰
【闻一多先生曾评价:南朝的宫体诗不是一个空白,而是一个污点,贫血而畸形的宫廷生活催生了贫血而畸形的诗歌,两者又互相影响,于是整个社会都处在绮靡委顿的笼罩之下。上至皇帝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人人的心灵都被毒化了!】
武后:“此人说的是《玉树后庭花》吧。”
谢灵运,庾信,鲍照:与我无关!
【唐朝立国之初,第一要务便是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沉溺于亡国之音。这一点说的没错,帝王整日沉浸在“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的靡靡之音中,必然会“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物极必反,堕落到了尽头,也就是振兴的开始。】
【《长安古意》就是独属于大唐的声音!】
评论区
“这首诗描述了长安各阶层的生活,并揭露了统治集团的横暴奢靡,抒发了志士的不平之气。”
“楼上刚做完诗词鉴赏吧。”
“……”
【但因为诗中一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皇亲贵族雕梁画栋的楼阁高耸,建章宫的铜柱遥指白云间。)被武三思认为这是在嘲讽自己,将卢照邻投入了大狱,之后幸好得到友人相助才大难不死。】
【出狱后不久,卢照邻便感染了风疾,为了医治自己的身体,他拜药王孙思邈为师,学习医术。】
【为了缓解生病时的痛苦,卢照邻还学习道教服食饵药……不久后父亲去世,他失去了生活来源,又要治病,只能靠着朋友接济,布衣蔬食。】
【以风疾为人生节点,卢照邻的后半生生活在莫大的痛苦之中,诗文也一改之前昂扬向上的格调,变得悲凉凄苦。与前期的壮志凌云,才华横溢形成极大地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