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7章(2 / 2)

扈,中央集权受到挑战的标志性事件。”

“最开始,是河北成德、魏博、淄青三镇起兵叛乱,之后,战事逐渐扩大。”

“在平叛过程中,卢龙、淮西相继叛乱,各自称王称帝。”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势力最大,朝廷多次征讨,都以失败告终。李希烈被其他四镇奉为统帅,也是唐王朝最大的目标!”

“颜真卿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卢杞排挤陷害,孤身前往敌营的。”

……

“为了解决淮西的叛乱,德宗命泾原诸道兵马出兵平叛。”

“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士卒抵达长安,这些将士满心期待着到达长安可以得到优厚的赏赐,结果却一无所得。德宗命京兆尹犒赏军队,京兆尹却只带了粗茶淡饭,士兵十分愤怒!”

“因赏赐不公,泾原军队挟持了节度使姚令言,发动兵变,直接占领了长安,拥护卢龙节度使朱滔的兄长朱泚为帝,德宗被迫逃往奉天……”

李世民:“第三次了!”

德宗李适被震的失去反应:“长安沦陷!”

就因为赏罚不公,就因为一些粗茶淡饭,那些兵痞便占据了长安……

这是何等荒谬之事!

“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兵勤王靖难,功勋日盛,引起了奸臣卢杞的嫉妒和诬陷,德宗也对其产生了猜忌之心,他一怒之下便与朱泚勾结到了一起。”

“于是,奉命平叛的军队发动了叛乱。德宗不得不再次下令召集军队,平定之前平叛的军队!”

“禁止套娃啊!”

景帝刘启:“唐之藩镇与汉之诸侯并无差别,李适却比朕还冲动。不知他能不能顺利度过此劫!”

李适:“难道朕不应该削藩吗!”

颜真卿:“削藩是有必要的,但还需从长计议啊……”

汉朝可是用了七十年,三代人,才做到的!

第334章 奉天之难

【这场朝廷与藩镇的博弈,以朝廷退让告终,基本奠定了此后唐朝中央与藩镇、藩镇与藩镇之间的强弱地位,以及各藩镇之间盘根错节的制衡关系。】

唐初的君臣脑袋都涨大了,如此复杂的局面,非雄才大略者,无法理清。

除非能出一个如太宗一般强势的皇帝,不然,大唐定会逐渐走向末路!

评论区

“这场战乱中有四人称王,两人称帝,故称:二帝四王之乱。”

“兵变平息后,德宗对叛乱造成的危难心有余悸,于是对藩镇采取姑息态度,承认了河北三镇的世袭特权,以换取对方取消王号,维持现状。”

“此后,河北三镇名义上尊奉唐王朝,实际上既有土地,又有人民,又有甲兵,又有财赋,父死子代,长期割据一方,直到唐朝灭亡……”

刘邦对吕雉道:“这就是分封制的危害啊!”

大汉若不是有文景二帝削弱诸侯,武帝强势出击,也会落得个李唐的下场……

“藩镇之间利益关系不一,北方边疆与中原的藩镇相互制衡,东南的藩镇负责提供财税,正是藩镇间的相互制约,使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仍能延续百余年。”

……

壮志满怀的李适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

颜真卿与李泌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此后,朝廷威严扫地,德宗不敢再相信任何将领,只能将皇城的守卫交到宦官的手上,宦官掌握军权,也直接掌控了皇帝的生死!】

天幕的语气让李适瞬间毛骨悚然:藩镇想要谋反,还要打到京城,宦官想要叛乱,却不必离开皇城!

这太可怕了,朕的子孙后代,不会真有人蠢到被宦官废立吧……

被宦官谋杀的宪宗李纯:……

被宦官拥立的宣宗李枕:……

【德宗李适即位之初,为政清简,任用崔佑甫、杨炎为相,严禁宦官干政,一改代宗朝宦官一手遮天的局面,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