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56章(2 / 2)

片昏暗,北魏逐渐走向衰落……】

【元恪笃信佛教,在位期间新建的佛寺有一万三千多所,无数百姓成为僧侣。他废除了子贵母死的政策,留下了太子元诩之母胡氏,给北魏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评论区

“胡氏的姑姑就是尼姑,经常进宫给元恪讲佛法,暗示自己的侄女聪慧美貌,将侄女送进了后宫。”

“因为子贵母死的制度,后宫所有人都不想生育太子,只有胡氏宣称自己不怕死,为了皇帝陛下能有个儿子,她宁愿一死。”

“这不就是争宠的手段吗,这种话也只有被后宫女子捧着的皇帝会相信了。”

“元恪继位之后生下的孩子都夭折了,这有这个孩子活了下来,这就是稳稳的太子!”

“……”元恪:难道胡氏骗了朕!

不,怎么可能,她那么善良纯真,为了朕能有个子嗣,宁愿以身赴死,朕怎么能辜负她的一片情谊!

【公元515年,元恪在洛阳病逝,终年三十三岁。】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朝政腐败,吏治败坏。高阳王元雍富兼山海,他住在比皇宫还要豪华的园林中,侍从多达六千,后院女子五百,一餐费用数万。他与河间王元琛斗富,奢侈程度远超西晋的王恺、石崇。】

【元晖当吏部尚书时,将官职订好价格卖给他人,人们称吏部为卖官的市曹,官吏是白昼的劫贼。地方州郡也是聚敛无数,繁重的兵役徭役使大量农民家破人亡。破产的农民纷纷投靠豪强,重新成为豪强的隐户。北魏朝廷治下的百姓越来越少,国库收入锐减……】

【北魏朝廷多次加重税收,搜捕逃亡的百姓,很多百姓只能托庇于寺庙成为僧尼。公元515年,就在元恪病逝那一年,僧人法庆领导大乘教叛乱,公开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北魏朝廷出动数十万军队才镇压下去。】

元宏:“佛教居然也会叛乱!”

朕复兴佛教是不是做错了……

【元恪死后,北方大地处处烽火,汉人、鲜卑人、匈奴、羯、氐、羌等各族人民群起反抗,起义延续了八年之久,席卷山东、河北、内蒙、宁夏、甘肃等地。在起义的过程中,各族人民反倒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融合。】

【太子元诩继位后,胡氏被尊为皇太妃,她与朝臣联合除掉了外戚高肇,逼迫皇太后高英出家为尼,自己成为皇太后!】

【元诩登基时年仅五岁,朝中大事都由胡太后做主。胡太后自称朕,群臣上疏称陛下,她的命令称为诏,胡太后成为北魏的无冕之王。】

【胡太后重用妹夫元叉、宦官刘腾,排挤诸王,高阳王元雍、任城王元澄都被排挤出朝堂中心。胡太后笃信佛教,在洛阳大修佛寺,石窟,不计成本,国库为之一空。】

【恰逢当时水旱灾害频发,百姓活不下去,只能托庇于寺庙躲避徭役赋税,贵族却奢靡成风,比西晋还要夸张。】

【胡太后为所欲为,毫无顾忌,她逼迫清河王元怿做她的入幕之宾,引得天下取笑。公元520年,元叉软禁胡太后,杀死元怿,把持北魏朝堂,他们逼民为奴,卖官鬻爵,导致局势更加混乱,引发了六镇之乱!】

拓跋焘一惊:六镇!

【六镇是北魏初年打败柔然后,在北方边境设置的军事据点。北魏前期,柔然是主要敌人,六镇大将位高权重,高门子弟趋之若鹜。六镇将士作战勇猛,地位很高。】

【统一北方后,柔然不再是北魏的致命威胁,六镇的军事地位随之变轻。南迁洛阳的将士成为羽林、虎贲,位于北方边陲的六镇士兵却沦落为镇户、府户。地位低下,世代不得迁徙,还要接收各地发配而来的囚徒,引发了六镇军民对朝廷的不满。】

【再加上边将肆无忌惮贪污腐败,不顾底层将士的死活,随意欺压剥削底层军民,六镇百姓已经忍到了极限,就差一个导火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