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83章(1 / 2)

她在日本才学会什么叫买方市场,什么又叫卖方市场。

像他们国家这样凭票供应的,买家求着卖家的,叫卖方市场。

换成日本,或者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南斯拉夫那样的社会主义荣光,就是卖方求着买方了,生怕东西部不合顾客的意,东西卖不掉。

叶菁菁想的则是,她不愿意中国货被当成单纯的廉价货,只能靠着便宜这么一个优点,成为人家没鱼虾也行,那只勉为其难被接受的虾。

他们明明什么都不差的,不如从一开始,起码要达到中产阶层需要的标准。

赵光明点头答应:“行啊,明天我就去学校问。对了,你们这两天有没有空?我们好些人想请你们吃饭呢。”

吃什么饭?谢师宴呗。

当然,现在不搞那一套,也没谢师宴这么个名词。

但西津纺织厂出去的大学生,到底有工作经验,不是纯粹的学生气,懂人情世故。

他们是正儿八经地感谢工人夜校,想请几位老师一块儿聚聚,表达自己的感激。

按道理来说,今年上半年开学之前,他们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该做的。

但问题在于,当时叶菁菁因为政审不通过,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

他们如果那会儿庆祝成功考上大学的话,简直是在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存心结仇呢。

赵光明如释重负:“现在你都是研究生了,没什么好忌讳的,正好一块儿庆祝一下。”

薛琴抓狂:“我还没上大学呢,你们怎么没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啊。”

赵光明不以为然地拍拍手:“你不也没考吗。再说,你考什么,以后你手下都是大学生。”

薛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这是戳她心窝子呢,不行,夜大一定要办起来,她要堂堂正正地当大学生。

第223章 搓顿夜宵 都要为自己考虑

吃完了一顿农家晚饭, 大家伙儿又坐上拖拉机,突突突地往城里赶。

今天农历七月二十八,天上看不到月亮, 只有密密麻麻的星子。凉风从田野间吹来,拂动着青纱帐一般的庄稼, 摇曳了枝头的绿叶和繁花, 晃动着满天星河。

那吹到人的鼻端的花香和草木的清香,带着一种微醺的醉意, 让人无端想到了两句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拖拉机可不就成了长河上摇晃的小船。

薛琴问了一句:“你在想什么?”

叶菁菁把诗念了出来, 小云在旁边感叹:“你们这样才叫大学生咯,一开口全是诗词歌赋。”

拖拉机的速度突然间放慢了,驾驶员大喊:“云云, 到陶家沟了, 你下去吧?”

因为拖拉机的噪音太大,小云也扯着嗓子喊:“不啦!等我们回来我再过去。”

叶菁菁笑道:“不用不用, 你现在就忙你的事吧。早点把这边的茭瓜叶子都处理好,也能用上一整年。”

小云震惊了,失声喊出来:“你怎么知道?”

叶菁菁笑眯眯的:“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总不会只有你们一个生产队长茭瓜吧。之前拖拉机带我们过这边的时候,我看靠近大河那边绿油油的,比水稻高,不是芦苇应该就是茭瓜吧。”

开拖拉机的师傅倒吸一口凉气,旋即哈哈大笑:“你们大学生就是大学生,这个眼睛哦, 到底怎么长的哦!”

他记得非常清楚,这姑娘前面还搞不清楚茭瓜田长什么样子,以为都是水稻呢。

小云略有些尴尬。

得亏现在天黑, 农村压根没有路灯,拖拉机师傅还靠着矿灯照前面的路,光落不到她脸上。

于是她就厚着脸皮轻描淡写:“我怕后面要的订单多,提前把茭瓜叶子准备好了,省的到时候不够用。”

叶菁菁笑眯眯的:“那你好好准备,处理好的茭瓜叶,千万不要受潮上霉。”

拖拉机上少了一个人,继续突突突地往前开。

薛琴这才后知后觉,凑近她,表示疑惑:“不是,你眼睛也太厉害了吧。”

大家都是城里人,都没下过乡,那绿油油的一片,她到底是怎么分的啊?

“连蒙带猜呗。”叶菁菁也不瞒着她,“之前那位卖茭瓜的社员不是说了吗,他们种茭瓜是公社农科站的技术员教的。技术员又是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回去的。小云刚好符合条件。”

一想明白这一点,薛琴瞬间全通了。

小云是技术员,那就不可能只教自己生产队的人种茭瓜。

尤其是在看到他们冬天种水芹菜去城里卖,挣的钱以后。

呵!不要以为生产队之间就没有竞争哦。

同一个地区,人家生产队工分价钱高,自己生产队穷的叮当响。当家做主的队领导,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他们能种菜卖钱,那我们也行啊。

“所以她大晚上的也要跑过去,就是为了提前一步,把茭瓜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