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384节(1 / 2)

开道的义军鸣锣大呼:“朱大将军驾到!”

战俘们这才明白,原来是小朱贼来了,瞬间觉得此人更加威严。

甚至有一些西军士卒,是被义军从水里救起的,当场跪下磕头,感谢朱大将军的活命之恩。

朱铭骑马来到大锅前,突然说一句:“再煮些肉汤,盐要给足。”

说完,就骑着聚宝盆,从战俘营另一侧离开。

义军很快就抬来几十口大锅,把肥肉、骨头、内脏扔进去煮汤,食盐的分量也放得无比充足。

所有战俘,除了个别不愿骂皇帝的,全都喝到一碗热腾腾的骨头汤。

种溪甚至听到士卒们的称赞声,都说朱大郎仁义得很,世间再也没有这等好反贼。

“真会邀买人心。”种溪低声说。

折彦质好笑道:“当兵的就吃这一套,便是俺也觉得心里舒服。”

战俘们很听话,义军让干啥就干啥,因为很快就能放他们回去。

这个时候谁鼓噪闹事,估计义军还没弹压,西军战俘就会将此人打死。

“吃完了的都过来排队,这就放你们回家!”有义军军官喊道。

立即就有许多战俘跑过去,由于排队时出现混乱,被义军提着棍子打。

这些战俘挨打,反而弯腰赔笑,心里没有丝毫怨恨。

五人一队,被分批带去石门。

种师道早就收到消息,得知义军正在修栈道。他还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又害怕义军趁胜杀来,下令全军后撤,并且拆除北端栈道。

此时已经天黑,一队又一队俘虏,摸黑从栈道返回,足足走了八里才到。

然后发现回不去,栈道被种师道拆了好长一截。

“俺们都是西军,是义军放回来的!”

“俺是折四郎的兵!”

“俺是种二郎的兵!”

“……”

叫喊声此起彼伏,种师道却不敢放他们过来。

离谱的一幕出现了,无数的西军战俘被释放,却被自己人堵在八里长的栈道上过不去。

就这样在栈道上歇息整夜,等到第二日天亮,种师道才亲自出面,隔着被拆毁的栈道询问情况。

这些俘虏登船出发时,都以为自己必死。

如今被义军好生招待,吃得饱饱的回来,一个个都怀着逃出生天的喜悦。

他们对朱铭的印象好到极点,反而开始埋怨种师道。

是种师道送他们去死,还把他们在栈道上晾了一晚上,两相对比更显得朱大将军仁义。

而种师道此刻的心情极为复杂,士兵活着回来他自然高兴,毕竟都是家乡的子弟兵。

但一个个两手空空,少数披甲又没死的,铠甲也被义军扒光了。

这么多没有兵甲的士卒,打仗时没有屁用,还得消耗他的粮草而且多半会传播朱铭的仁义之名。

说句诛心之言,还不如去死呢!

第380章 转守为攻

种师道让各部清点人数,此次乘舟强攻,总共折了七百多人。

有许多不是淹死的,而是扔兵器的动作太慢,或者个别士卒没反应过来,在接近岸边时被义军射死的。

不着甲遭到射击,死亡率极高!

将领也死了一些,比如种师道的侄子种浤,折可求的侄子折彦野等等。

“父亲,撤军吧,”种溪劝道,“褒谷口乃天险,贼寇又准备充足,根本不可能攻破,更何况如今军心士气尽失。”

种师道仿佛一夜衰老十岁,摇头说:“凤翔府定有贼寇细作,到处谣传种家勾结贼寇、拥兵不前、虚耗粮草。就这样撤军回去,如何跟朝廷交差?”

种溪憋屈道:“难道还要像昨天那般,把将士送去受死吗?已经逼着他们去死了一回,下次还有谁愿登船?怕是要闹出兵变!”

种家和折家的部众,真就属于精锐。

明摆着是去送死,有两家子弟带头的情况下,居然真能逼着恁多士卒登船。

虽然过程拖拖拉拉,但终归是上船了。

只能有这么一次,下次百分之百会闹兵变。

种师道自欺欺人道:“褒河涨水期不易行,遭到砲击容易翻船。枯水期再攻一次,那个时候就好打许多。”

种溪盯着父亲看了半晌,一声叹息,默默退下。

种师道命令士卒去砍伐竹木,铁制兵器虽然没了,赤手空拳回来的士卒,还可以用竹枪、木枪作战。

这道军令,迅速引来全军将士的反感。

人家朱大郎已经仁至义尽了,根本不愿与西军翻脸。朱大郎继续占据四川西军将士回陕西老家,井水不犯河水,为啥还要拼个你死我活?

大部分士卒,都是这种想法。

在古代底层人民的意识当中,这种乡土思维很正常。他们在陕西能爆发战斗力,远离家乡就没有作战欲望了,打顺风仗自然毫无问题,一旦逆风就想着早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