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差不多两年没有进深山采药,怀她以前采的送给亲戚们,还不够用。”
华大夫看像年画娃娃一样的颂颂说:“哎,她不吵不闹,真乖。”
颂颂听眼前的老爷爷赞自己真乖,向对方咧嘴笑。
小姑娘灵气,华大夫笑:“哎,不得了,小人精。”
裴宁微笑说:“她很会看人脸色,特别喜欢别人夸她。”
他们继续谈话,十一点多裴坤和裴锻给人看完病,洗手进堂屋。
裴宁给双方介绍,几人热情打招呼后坐下,裴坤和华大夫闲谈几句后给他把脉,把完脉和他说:“不是大事,前阵子正好采到好药材,我和宁宁做些还少丹给你吃,好好休息,你身体原本不错,这阵子劳累了吧?”
华大夫听他们用好药材做药丸,高兴说:“行,是,近半年忙一些。”
裴坤说他:“你这年纪了,让小辈们忙去。”
华大夫脸上苦笑:“我家老二学中医,医术平平,如菘年纪太轻。”
裴坤心戚戚说:“你比我好,我后辈没有一个学医,还好有我大哥家的宁宁。”
顿时,两个年纪差不多的老头感同身受,拉近距离嘘长道短,感慨中医人才凋零,子孙难调教。
裴宁和华如菘相看一眼。
放学到家门口的元元大喊:“颂颂,哥哥回来了!”
有客人来一直乖巧的颂颂“啊”一下回应。
元元进院子就看到堂屋里有客人,改跑变成走,走进堂屋,皎皎跟着进门。
两个孩子回来,裴宁给他们介绍华大夫祖孙,元元和皎皎礼貌喊人,华大夫给两人见面礼,兄妹俩看妈妈一眼道谢收下。
元元看华大夫说:“我知道你,妈妈和我说过。”
华大夫和蔼笑问:“你妈妈和你说我什么?”
元元说:“说你应该是我们县医术最好的中医大夫。”
华大夫笑说:“并没有最好,我专攻内科,对接骨和治疗跌打损伤不够精通,城东阳乐巷的杨大夫一手接骨活就比我好。”
裴坤说:“各有所长。”
华大夫:“是。”
午饭后华大夫祖孙俩和裴坤进房间休息一个多小时,起来后裴坤和裴锻扛锄头带他们去半坡看药材。
裴宁没有跟着去,在家把晒干的玉米收整,和韩秀梅把家里整理一下。
家里东西多,有时拿东西用后随意放,她们隔阵子要收拾一下,不然乱糟糟。
第116章 理解
两人收整杂物房的时候韩秀梅问裴宁:“明天红英家要动工建房子, 你有空去帮忙吗?”
乡下人家建房子,左邻右舍一般会出一个人去帮忙。
裴宁说:“叔公说要给华大夫做还少丹,估计明天要做, 晚一些我和红英嫂子说一声。”
韩秀梅便说:“那我去帮忙两天, 家里做饭你和你伯母一起做。”不能天天去帮忙, 起码要去两天。
裴宁同意:“行。”
华明辰尝过地里种的四种药材后和裴坤说:“都是难得的好药材,什么时候收?”
裴坤回:“两年后,两年后药性更好。”
华明辰便说:“这药材收了都卖给我家吧。”
裴坤笑说:“这要宁宁决定。”
华明辰说:“回去和她说, 我听说这村里各家果园里还种不少药材。”
裴坤回:“是, 不少是用我们家收的种子种下的, 时间还短。”
华明辰说:“过两年看看药材品质。”
两个老头一见如故, 有说不完的话, 看完药材回来喝茶说话,四点多华明辰才和孙子道别回去。
送走华明辰祖孙俩, 裴坤和裴宁说:“老华的这个孙子挺不错,举止行为磊落,在中医一途上有灵性。”
他说完又补充说:“当然比不上你, 我们元元皎皎也很有天赋。”
颂颂在妈妈怀里听太叔爷爷称赞哥哥姐姐,不称赞自己, 马上不乐意大声“啊”一声。
裴坤“哈哈”笑:“哎哟, 我们颂颂吃醋了, 好, 好,你也厉害。”
裴宁轻拍颂颂肉肉的屁屁说:“都有你。”她回答裴坤之前说的话:“华大夫人厚道, 听说华家家风好。”
裴坤说:“我们裴家家风也好。”他说完随即想到自家眼界小的大儿媳, 太计算得失和对亲戚冷淡的二儿媳,喜欢计较的孙子孙女们, 叹一口气。
还是宁宁和元元皎皎颂颂好,特别是颂颂铃声般的咯咯笑,能把世间的忧愁都带走。
次日早,韩秀梅去夏红英家帮忙,裴宁和裴坤一起做还少丹,几乎是裴宁一人动手,裴坤在旁边看着,偶尔开口指点一些细节。
裴锻和黄小梅帮忙看颂颂,颂颂一会就不乐意,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