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才回凤祥苑。
在墨非自去屋中熟悉用膳时,侍卫去到书房,将墨非一天的行程禀告给了栖夙。
栖夙听罢,只是点点头。
方家子?浮图很喜欢那小孩吗?他要送那小孩什么东西呢?
他倒是没把方宸的卦言放在心上,只是在好奇之余,也微微松了一口气,浮图主动找别的事做,反而是好的开始。
第二日,墨非让人给她准备了几匹浅色绫绢、竹木、浆糊等物,她先自己做了一支扇骨,经过细细打磨,使之变得光滑细腻,墨非定好尺寸之后,就叫了几个手巧的仆人帮忙制作。
一般扇子的工艺并不复杂,但若要做得精致,就得找匠人帮忙,其中扇钉、扇边、扇面的粘合都需要专业处理。扇骨做好,先整齐叠起,其下端头部以钉铰固定,其余则展开为半圆形,上裱糊以绫绢,以作扇面。在几名巧匠的合作之下,花了两日,终于成功做好了四把折扇。
墨非选了其中一把,将其展开,入眼的是一面空白的浅茶色扇面,扇面上还有绫绢特有的底纹,看起来古朴别致。
她抬头看了看窗外,然后提笔在上面画了一束梅花,梅骨苍劲,梅花点晕,构图虽简单,却清新大气,十分雅致。当初为了学写字,她学习了梅兰竹菊的绘画技法,书与画往往是相通的,笔触力度的掌握,都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理解。她在书画上的造诣虽然不高,却颇有特色,也能画出几分风骨。
画好之后,墨非又题诗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画得兴起,墨非干脆将兰竹菊都绘成了另外三把扇子,同时选了四种颜色的流苏分别绑在扇尾。
几名仆人和匠人见到做好之后的扇子,皆忍不住赞叹,即便他们不通文墨,也看得出此物的别致,文士拿在手中,凭空添了几分雅意。
栖夙听说扇子已做好,忍不住过来瞧瞧。刚进门,就见浮图立在窗边,清风入室,长袖拂动,折扇轻展,流苏摇曳,那一瞬间的风华,真是让人心慕。
栖夙的脚步顿了顿,心头冒出一种奇怪的感觉,似酸似甜。
“主人。”下人的行礼声让栖夙回神,他拿起桌案上的一把扇子,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绘着几株墨竹,节节挺直,浓淡相宜,并配诗曰: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几乎一瞬间,栖夙就喜欢上了这把扇子,无论是那坚韧之竹,还是这孤傲之诗,都让他心有感应。
墨非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阁下府中的匠人确实手巧,这扇子做工精细,出乎在下的意料。”
“浮图谦虚了。”栖夙叠起扇子轻拍了一下掌心,笑道,“扇子本是俗物,可是有了浮图的巧思,立刻化腐朽为神奇,在下也不禁为之心动。”
墨非沉默,栖夙言外之意显然也是想要一把扇子。她想了想,自己如今受制于人,没必要为此跟他斤斤计较,于是她点头道:“栖夙若喜欢,除了梅花扇,其余可任挑一把。”
“如此便多谢了。”栖夙愉快地扬了扬手中的扇子,“在下就选这把了。”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墨非觉得栖夙这一刻的笑容最为真实。
“看来,在下也托了那方家子的福。”栖夙又道,“明日就让在下将方家子请来凤祥苑如何?”
墨非淡淡地点了点头。
次日,栖夙果然将方宸请入了凤祥苑,并在墨非的要求下,给他们留下了单独相处的空间。
方宸笑嘻嘻地向墨非行了行礼,墨非将他拉到一旁坐下,将准备好的扇子拿到他面前。
方宸展开扇子一看,立刻眉开眼笑:“嘿嘿,浮图果然出手不凡,此物确实雅致,小子非常喜欢。”
“此物出入怀袖,携带方面。如今虽已是深秋,毋须扇风之用,但随手持之,平添风雅。”
方宸点点头,拿着扇子站起来走了几步,一俊雅少年,手执折扇,摇曳生风,真是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赏玩了片刻,方宸突然停下来四处查看了一会,然后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打开后,赫然见里面放置着一块白布和一小包红泥。
“这是……”
方宸用手指点了点墨非耳朵上的锁魂扣。
墨非眼中一亮。
方宸也不说话,只是迅速将红泥涂在锁魂扣上,抹均匀,等待片刻后,便用白布紧紧压了几下,将锁魂扣的形状和锁空大小都拓印了下来,办妥之后,又迅速将东西都收入怀中,然后用茶水将锁魂扣上的残留物洗净。这一系列行动十分利落,似乎做过很多遍一样。
方宸笑了几声,小声道:“为了完成这些,小子可是找匠师学了很久。”
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可爱呢!墨非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原本是想表达一下她的感激,偏偏一脸面无表情,那感激之意大打折扣。
方宸略有些失望,原本还以为对方会兴奋,谁知竟然如此淡定。
这养气功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