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去做决定。最让人烦恼的就是现在这样,完全不表态,装聋作哑的……
会议进程也如同罗伯特·德尼期待中那样,在董事会主席的提议下,这件事交给董事会表决。
当然不可能是现场表决。
今天只是一个小范围的会面,目前普林斯顿董事会总计有36名,包括了20位特许受托人,6位任期受托人,8位校友受托人以及学校校长跟学校所在的新泽西州长两位当然成员都有投票权。
这个议题确定下来,董事会自然会给这些人发邮件,等到大家回复之后,才能确定最终的决定。
虽然这样显得很没效率,但却收获了稳妥,必赢。
……
洛特·杜根本以为这件事起码要一、两周后才会有结果。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才过去三天他便收到了结果。
电话是校长罗伯特·德尼打来的。
“杜根教授,你的建议在董事会通过了。董事会希望能由你来负责推进这件事。”
后面半句有些浪费。
事实上,还真不好找别人来推进这件事。
当然谈到这个乔泽的责任更大,主要还是得怪他性子太过孤僻,不喜欢跟人打交道。
“哦,当然,罗伯特,不过我很好奇,怎么会这么快就有结果了?说实话,这个效率让我有些不太适应。”洛特·杜根用玩笑的口吻表达了好奇。
“菲尔先生投了赞成票。”罗伯特·德尼直接给出了答案。
洛特·杜根瞬间明白了。
州长先生都亲自投了赞成票,这个提议推进如此快就能理解了,董事会里没有傻子。
第443章 大构想
“李叔。”
“哦,乔泽来了啊,坐。”
……
李建高的办公室里,两人平排坐在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两杯热腾腾的绿茶是他刚刚亲自泡的。
从京城回来之后,李建高依然有种如在梦中的感觉,并开始经常梦到往事。
尤其是大概三年前跟乔泽相识的那天。
当时他跟乔泽介绍张春雷,介绍江城大学,介绍长江学者……
他甚至还记得那天乔泽问他“那你为什么不评长江学者,然后去江大当教授,再去当院士?”
好家伙,现在差不多三年过去了,在乔泽的努力下,他果然成了院士了,张春雷依然只戴着长江学者的帽子。人生的际遇让人唏嘘。
难怪当时几个人都想着把乔泽抢过去了。
成功了,对于当时那几家学校来说大概都能达到现在西林工大在华夏的地位吧?
还好没去江城大学。
虽然江城大学其实挺不错,但江城到处乱糟糟的,而且比西安大,改造起来可要麻烦很多。要考虑的事情也很多。
不对,如果去了江城大学大概也没有第二个苏沐橙了吧?
不但有钱,脑子还有些一根筋,能第一时间跟乔泽的思维模式对上线的女孩子这个世界肯定也不多。
自己这是老了么?怎么这么喜欢瞎想?
李建高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温言说道:“好几件事凑一起了,所以专门叫你来商量一下。普林斯顿发来了一份合作的请求,说是之前已经跟你沟通过了,对吧?”
“嗯,杜根教授给我打过几个电话。”乔泽点了点头。
“我们的算力也比较紧张吧?”
“验证性计算很多都是重复的,豆豆能够合并规划,无非是多一篇少一篇文章而已。到时候合同里再加一条从我们这里拿到的数据只能投《数理新发现》或者旗下子刊好了。”
很多时候期刊的影响力同样代表着相关单位的影响力。
由数理研究院跟西林工大主办跟华夏科学院合作出版的《数理新发现》在华夏已经属于绝对的顶刊,在国际上目前距离公认的顶刊大概还有半步之遥。
过稿难度基本上跟其他数学四大顶刊差不多了,但国际版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者投稿还是少了些。正好借这个机会,继续扩大一波影响力。
“这感情好。”李建高笑着说道:“行,这要求我来提。那边负责对接的是杜根教授,他还是《数学年刊》的主编,跟你关系也不错,怕你不好开口。你干脆别管这事了。”
乔泽点了点头,他也不想总是去应付杜根教授,这老头有够啰嗦。
而且他觉得也不能让李建高总是以老好人的形象示人了。应该多搞出点恶行来。
任何时代都是好人难做,人性的本质就是会对好人提出更多的要求。
做了一辈子坏事的人,偶尔做一件好事,就会有一群人夸奖、赞赏,做了一件辈子好事情的人,偶尔做件坏事却可能万劫不复。哪怕是学术界一个老好人人设,在乔泽看来是要不得的。
现在还来得及。就好像华夏一样,多做几件跟大家平日里印象不太一致的事情,把老好人的形象扭转一